欢迎访问四川法制网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招商加盟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美食文化 名人动态
时事观察 女性健康
法治生活 男性健康
大型活动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招商加盟 >

环球时报:兰普顿对中美关系的悲观值得重视

时间: 2015-08-06 12:06 作者:威展 来源:网络整理

环球时报:兰普顿对中美关系的悲观值得重视

    戴维·兰普顿教授(资料图)

    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本周末访华的消息昨天正式公布,中美双方将就新一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及习近平访美等事宜进行沟通。在中俄关系刚有过耀眼的呈现后,北京与华盛顿构筑互信的努力进入人们的视野。

    然而中美关系或许不像这些日程所显示的那么令人鼓舞。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著名学者兰普顿几天前的一个讲话引起中美战略学界的密集注意。兰普顿认为,尽管美中关系也有一些进展,但是整体上正在朝着一个不可取的方向发展。

    他说:“不幸的是,自从2010年左右开始,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美中关系的临界点正在接近。我们各自的恐惧比关系正常化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超越我们对双边关系寄予的希望。我们正在看到对以积极为主的美中关系的一些关键的根本性支持受到侵蚀。”

    多名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学者认为,兰普顿对中美关系的悲观描述值得重视。

    中美关系作为一个超级庞大的复杂系统,其近来的动向大概很难用“改善”或者“恶化”这样的简单词汇来概括。一些学者相信,中美关系围绕传统摩擦的“硬伤”诸如对台军售、人权这一类并未增加,但新涌现的第三方因素导致的“软伤”诸如南海问题等迅速增多。“软伤”未直接对中美关系的态势造成波动,但影响双方的战略心理,严重侵蚀战略互信。

    他们指出,前些年中美虽有台海危机的严重困扰,但两国社会对中美“不可能开战”的信心相当坚实。现在的情况在微妙变化,尽管两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实际可能性没有增加,但双方都有人在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确实不想打仗,但现在看起来似乎必须为一旦发生的冲突进行准备。

    中美开展更加有效的战略沟通十分必要。比如中国对美日加强军事同盟以及美国在亚太的其他军事部署疑虑很重。反过来,美国对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一些姿态也常常往“最坏的”方面想。美国常说它在西太平洋的布局“不针对中国”,中国则强调我们做的事都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权利,而且是其他国家都做过的。中美的解释都说服不了对方,双方或许有必要把各自的战略意图做进一步阐述。

    中美这些年积累了大量管控危机的渠道和经验,它们有效降低了中美发生摩擦的频率,这些正面资源转化成两国互信质的提升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中美对战略利益交织的亚太地区要有一个共同的愿景。那样的愿景要给中国成长留足空间,彻底接受中国崛起,同时要确保美国国家力量与其对世界领导力之间的关系不受到中国崛起的致命冲击。

    近来有美国学者提到美国应尊重中国增加军费的权利,同时希望中国军费有一个所占美国军费比例的“上限”。还有人探讨美国不应追求在第一岛链内的军事优势,这些话题都挺新鲜,毕竟,在美国围着中国海岸线不断搞抵近侦察的时候,让中国人“信任美国”实在是无稽之谈。

    中国在未来很长时间里仍将是中美之间较弱的一方,中国发展经济以及解决国内问题的任务十分繁重,不可能将全面挑战美国定为国家目标,中国对美战略心态将长期是防御性的。美国如果现在就感受到紧迫的“中国威胁”,无论有多少具体原因,总体上都很荒谬。它说明美国对国家安全的要求太过分甚至霸道,它很大程度上在“庸人自扰”。

    “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中国的一句古训,中华社会对它的主张是不问境遇顺利与否的。美国人也应当学习、接受这一观念,避免进攻性思维的过度放纵。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免责声明】本站新闻均为转载,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对文章观点有异议或持有反对意见,请及时联系客服处理,谢谢!QQ:501734467
Copyright©2014 www.laoyugongr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四川法制网 企业信息